西太平洋快訊




中共建黨百年 該以人民為念

7月1日是中共百年黨慶。回顧黨史,中共從上海、嘉興寥寥數人開始,獲得大陸政權,然後與美蘇鬥爭反目,走向自主道路,這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確有如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所言,產生不少具創造性的歷史。

 

但光榮之餘,有多少陰暗過往?而近年來,在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對中競爭大局下,自然也出現許多以西方價值為標準的批評聲音。對台人而言,如果不想只以西方或中共角度思考,該怎麼談這個黨慶呢?

傳統文化裡的「民本」思想,或許值得參考。從努力消除大陸貧窮人口的意義來說,中共黨慶是有值得他們大書之處。據世界銀行資料,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10%。早期中國大陸是世銀最貧困國家的受援國,1999年「畢業」,2007年成為捐款國,2010年,中國成為世銀第三大股東。這段期間,有8億多中國大陸人民擺脫貧困,在醫療、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方面也有顯著改善。

雖然中共宣稱2020年底大陸全面脫貧,遭到不少專家批評作假,但只要在這些年看過大陸農村變化者,對於上述脫貧成績的趨勢應不會懷疑。再看看同是貧窮人口眾多的印度情況,外界更有該表示祝賀的理由。

然而,中共雖然也提「新民本主義」,但實踐上,卻是由菁英決定哪些人民何時該獲得什麼。過去中共崛起的敘事結構裡,就會凸顯領導人的戰略智慧。所謂戰略智慧,是指長期看來,或有利中共,乃至於國家,但對當時多數基層黨員與人民來說,卻是要付高昂代價的。把戰略思考與民心考量合一,對中共過去決策圈來說,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近的百年黨慶活動,主調就是以宣傳黨功,激勵和鼓舞民心為主。對歷史的選取裁切,大部在表彰領導菁英如何殫智竭慮,走向勝利,最多謳歌黨員烈士,要所有人不忘中共付出的代價。但卻少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把人民的犧牲奉獻當主角紀念。

早期環境惡劣,中共為奪政權,領導人做出極端決策,以求黨的續存。而在建政之後,連串對外用兵、援外、政治運動,又有多少人民為了中共的戰略大局,犧牲了人生夢想甚或寶貴性命?固然「犧牲個人之自由,以求得國家之自由」,但中共決策,是否曾站在國家而犧牲黨的利益?對錯比例若干?又有多少當事者,願拿身家幸福交換此時黨慶?百年紀念活動中,外界很難看到這類反省,就算領導人有對的決策,趁這個黨慶之際,如果能把一點點注意,放在紀念為達成黨國目標而犧牲奉獻的人民,這不僅不會讓外界誤會中共示弱,更會讓人覺得中共不是霸氣外露,而是具有自信,能謙卑反省的政權。

關心兩岸的台人,當然更樂見這類型的紀念反省活動。近年來,中共對台呈現兩種態度。一方面,領導人喊出「心靈契合」;但在另方面,強調戰略思考。一個簡單例子是,明明在疫情之際,戰機輪番繞台讓人非常反感,如果真考慮兩岸心靈契合,不會做出如此決策,唯有以戰略考慮之名,才能解釋:軍機是繞給美國與台獨看的,重點是恐嚇他們別太過份,因此,台灣民心也就顧不得了。

中共如果認為時間在他們那邊,其實不用趕在疫情之際湊熱鬧。大國能溝通的管道那麼多,要秀肌肉,去南海晃晃,美國絕對會了解中共的強硬態度。或許中共更在意台獨作為,但台人有多少願為意識形態犧牲的,中共可以好好觀察一下。

在中共眾多智庫文章,對兩岸關係表達悲觀情緒與強硬態度裡,最近有個訊息如空谷足音,值得注意,就是強調「高質量統一」。它把戰略思考與民心考量合一,說兩岸形式上統一是指在國體和政體層面形成整體性安排,實質統一則更包括人民間的心靈契合和經濟社會融合等,是一種全方位的統一。文章認為中共須追求形式統一和實質統一有機結合。此外,中共也需著眼統一後台灣的長治久安,避免兩敗俱傷,指出中共不應輕易和過早放棄任何爭取最好結果的可能。誠哉斯言。

兩岸人民要的真的不多,在民智已開時代,人民會越來越有智慧判斷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兩岸執政者與其費心在如何維穩矜誇、計算疫苗從何而來,不如少點戰略考慮,多些民本思維,國家能長治久安,政黨也就有更多慶可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