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韓迪
文/林嘉宏
查爾斯.韓迪(Charles Handy)被譽為「管理界的思想燈塔」,他不僅在企業管理領域奠下深厚基礎,也將視野拓展至社會治理、教育改革,以及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
查爾斯.韓迪從商業思潮到社會視野產生多重影響,從他早年在英荷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累積的實務經驗,到日後在多所高等學府執教的思考洗禮,Handy時時提醒世人:企業若僅將獲利視為終極目標,終究會忽略「人性」與「社群」的價值。當組織缺乏對人文與社會責任的關懷,就如同一艘面臨洶湧風暴卻缺少指南針的船。如今,大師雖然於二○二四年十二月辭世,但他「以人為本」的經營哲學宛如明燈,持續引領後來者在混沌不明的商業環境中找尋方向。
經典理論與前瞻洞察的豐富貢獻
回溯Handy的主要作品與概念,無論是《非常年代》(The Age of Unreason)中提及的「組合式職涯(portfolio career)」,還是《空雨衣》(The Empty Raincoat)裡對「經濟快速變動」與
「人性需求」之間矛盾的洞見,都展現他對未來的精準預判。《管理之神》(The Gods of Management)則以希臘神話四大「神」為隱喻,淺顯卻深刻地勾勒出不同企業文化與權力結構的落差。而另一部常被後世管理者談起的著作《大象與跳蚤》(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更讓人看見Handy對小型、微型企業與自我實現的重視:在大型組織主導市場的時代,個人與小團隊依舊能憑著靈活與創新突圍。在許多後繼研究者看來,Handy之所以令人敬佩,正是因為他總能橫跨經濟、社會與人性的不同維度,在理論與實務之間穿梭自如,為管理界注入獨特的溫度與厚度。
最經典的理論是Handy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一書中進一步提醒領導者:「成功其實是個暫時的狀態」。他主張企業要在第一條曲線尚未走到衰退時,就開始思考第二條曲線的發展契機。也就是說,當一個組織的營運模式進入成熟期,若不及時尋求新創與轉型,原先的優勢反而可能拖累公司未來的成長動能。他也警示我們,第二曲線並不只是一場技術革新,而更是一種思維的躍升:從「我該怎麼維持現狀」到「我能如何重新想像」,引領企業重新定位並創造下一波商業價值。
教育視野與人性溫度的多重交織
Handy不只是一位企業管理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致力於啟發下一代的教育先驅。他在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等高等學府任教時,反覆強調培養學生的「跨領域思維」與「多元價值觀」比單純的專業技巧更重要。這種打破傳統「標準化」「可量化」的培育模式,雖曾被質疑過度理想化,卻在今日「多重職涯」、「彈性就業」的風潮中逐漸成為顯學。同時,Handy也不吝分享他對「社會使命」與「個人幸福」的思考:若管理者能在注重效率的同時,也尊重員工的內在動力、關懷他們的成長需求,企業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腳跟。這種堅持人性化管理的姿態,在他諸多著作中都能感受到,替管理理論注入如同哲學般的深沉反思。
承先啟後的典範與永續影響
從石油巨頭的實務洗禮到學術殿堂的理論薰陶,Handy的一生可說是「知行合一」的最佳寫照。他始終強調,企業要穩健發展,必須跳脫只談「增長指標」的思維,轉而關注組織裡「人」的價值、社會的需求與文化的凝聚力。這份洞見也逐漸演化成種種影響深遠的管理思潮,例如對大企業社會責任(CSR)與永續經營(ESG)的倡議,乃至於對於「弱勢中的創新力量」的讚揚,都蘊含著他推動「人人皆可創造改變」的信念。即使在他辭世之後,那些關於「先思考人性,再探討商業」的理念,仍繼續在世界各地迸發光芒。或許我們無法完整複製Handy的軌跡,但透過閱讀與實踐他的管理聖經,我們能更貼近那份以人為本、深具人情味卻不失創新魄力的精神,並在新世代的挑戰裡,繼續將這份商魂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