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快訊




台灣醫界的卓異人物   李光申醫師  推動台灣醫療AI化的先驅者

李光申醫師率團隊與美國Google Research 的資深科學家 Dr. Greg Corrado交流

2023年12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宣布,採用Google新發表用Med-PaLM 2打造的MedLM模型,來發展AI輔助醫生,先從客製化癌症治療指引和提供化療問答集的醫病兩用Chatbot開始,後續還將發展更多專科AI助手,成了是亞洲第一家採用這款醫療生成式AI模型Med-PaLM 2的醫學中心。此一創舉的背後推手,正是時任中醫大附醫研究副院長李光申醫師及其帶領的團隊。
「借力Google的MedLM醫療大語言模型,加上自有的300萬人次結構化病歷資料,我們用來調校、訓練出自己的醫療『大腦』。」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李光申醫師如數家珍般地細說明MedLM的源起與運用,「一篇篇有關AI的論文,我都仔細研讀過。」他十足像是一位穿著白袍的AI高科技公司技術長。
李光申醫師不僅引用Google新技術打造MedLM模型,是AI在醫學領域應用的先見者,還是實際研究創新的推動者。鑑於國外醫療業早就開始探索AI應用的可行性,台灣礙於法規、跨領域人才難覓等諸多限制,發展速度相對較慢,他在2017年邀請有志一同者,成立台灣生醫人工智慧研究發展協會,並擔任理事長一職,希望加速AI在生醫研究上的應用,進而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減少醫療從業人員的負擔。

李光申醫師獲HIMSS 會長 Harold Wolf III 致贈紀念品,表彰他擔任HIMSS 亞太區諮詢委員的貢獻。李醫師為唯一來自台灣的醫師獲此殊榮。

在李光申醫師帶領之下,陽明交大師生進行許多AI醫療研究與臨床判讀,都獲致豐碩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包括:「判別磁振造影影像半月板傷之人工智慧臨床決策輔系統之建立」、「用於聲帶疾病預測的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和方法」,以及「運用人工智慧即時預測腎臟病預後之決策輔助系統」等,也讓李光申醫師從2021年起連續三年榮獲國家新創獎及精進獎,締造了殊為難得的紀綠。
最近李醫師研究團隊的重點放在使用人工智慧進行蛋白質新藥的設計與研發,用於治療衰老症及神經系統退化性疾患,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也得到Google Research的資深科學家 Dr. Greg Corrado的高度肯定。
站在醫者的角色,李光申醫師強調,AI不是用來取代醫生的,它可以訓練成醫護人員的助手,讓醫生、護理成為一個具有AI賦能的醫療、照護專家。「因此,關於AI醫療的研究發展與運用,我會堅定的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