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維
對於歐洲各國來說,烏俄戰爭給了危機、也有轉機。烏俄戰爭和極端氣候變遷迫使歐洲各國的能源轉型更加殷切。近幾十年來,儘管歐洲已經開始進行能源轉型,但減碳降低石油使用的結果卻是提高天然氣的使用(從二十%上升到二六%),也造成歐洲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度越來越高,致使烏俄戰爭深刻影響到歐洲各國。儘管歐美對俄羅斯實施強烈經濟制裁,但能源價格依然飆漲,如何改善能源組合、因應成本走高的影響,以及如何加速轉型至潔淨能源,都是歐洲未來幾年面臨的重要課題。
能源價格的飆漲,連帶引起歐洲各國高通膨的現象。雖然能源價格在去年底稍稍放緩,但包含服務業在內,商品和食品價格的上漲速度卻逐漸加快,導致歐洲通膨持續居高不下,也造成工資水準螺旋式上升的風險,今年以來歐洲各國因抗議薪資水準引發的罷工潮層出不窮,都是歐元區所面臨的經濟風險。
另一方面,二○二二年底所爆發的瑞士信貸危機造成歐洲多家銀行的股價受到重創,就連美國主要股票指數,如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等大型銀行也都幾乎下跌。幾乎就要形成的金融風暴,幸有ECB(歐洲中央銀行)出面穩住市場信心,除了提供數據對ECB管理委員會決定利率升息背書之外,亦表示ECB尊重市場機制,除了不提供前瞻性指導外,也擁有在需要時提供流動性支援的工具包,並已準備好應對金融和價格穩定風險,讓歐洲金融秩序得以進一步穩定,通膨也得到控制,但整體而言歐盟對於今年經濟成長仍較之前樂觀,預估經濟成長率從○‧九%上調至一‧一%。
三駕馬車失靈 中國大陸復甦力道不易持續
新地緣經濟中,最不能忽略的當然是中國大陸,在計畫經濟的帶領下,直至二○二一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都能維持八‧一%,二○二二年則為三%,今年聯合國預估值則為五‧三%。成長力道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全面解除疫情封控可以帶動零售業營業收入的增長、房地産投資和住宅銷售等內需復甦。
但值得關注的是如以帶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來看,除了預估消費(內需)成長之外,從二○二一年迄今,中國大陸不管是在「進出口」或是「外人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佔比」都持續下滑。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影響,也使得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力道不易持續。儘管經濟開始反彈,但整體仍持續放緩,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已呈現投資與房地産無力帶動經濟成長的趨勢,同時民眾儲蓄增加、投資減少,主要是因為疫情封控期間日常消費支出受限,進而削弱短期借款需求。即便現在疫情解封,支出仍主要在食物及民生必須品,投資力道不足,降低經濟成長動能。
放眼未來,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即將面臨四大結構性的挑戰,包含人口結構老化、貧富差距過大、政府對資本流動管制、房地產泡沫化帶動的債務泡沫化與金融穩定(地方財政危機)。同時,部分地方財政也開始陷入崩潰邊緣,如二○二二年以來,政府土地銷售比例嚴重下降,加上新冠肺炎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和大規模的檢測支出,導致上海以外所有城市都出現預算赤字。這樣的結果造成地方政府及地方融資平臺負債嚴重,甚至出現無力維持醫保、就業與基本服務的窘境。能否擺脫地緣政治封殺,以開放的政策及角度重新吸引外資進駐,將是中國大陸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