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快訊




美國打造抗中陣線 中國大陸直取歐亞心臟

文/陳建維

中亞峰會展現實力

中方不讓西方陣營專美於前

提前於G7峰會一天,中國大陸在五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於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陝西西安舉辦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參與的國家分別有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及土庫曼等中亞五國。因時間點重疊且場面之盛大遠超過G7,因此有部分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大陸想藉由這場峰會與G7抗衡,但不可否認的是,與會的六國除了中國大陸外,其他的中亞五國不管是經濟量體或是世界政治的影響力都比不上G7,光靠中國大陸撐場實難與其抗衡,但若從區域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場中亞峰會對於中國大陸的地緣影響力加分不少。

二十世紀初,著名的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家哈爾福德‧約翰‧麥金德爵士(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曾提出「政治問題要靠實地探索得到的結果來決定」,也就是說地理情勢會決定國家情勢。基於這個理論,他認為世界有「陸權」與「海權」兩種不同強權國家的征服模式,英國能在十八世紀成為強大海權的「日不落國」,就是基於全世界海洋均為相連的地理現實,但他同時也擔憂未來當有強大的陸權崛起時,海洋強權及世界自由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隨後他也前後提出「世界島」與「心臟地帶」理論,世界島是將涵蓋地球四分之三面積的同一海洋視為一平面,位處中間相連的歐、亞、非三洲即為世界島。而當這個世界島上有一個大陸強權在陸地不受其他挑戰並且擁有足夠資源以建造艦隊時,就足以擊敗海島海洋強權。而所謂的心臟地帶則是一片位於歐亞大陸中央與北方的大平原,將可形成「一條從西伯利亞通往歐洲的大道」,而這條大道很適合高交通機動能力的陸地強權。

回到中亞峰會,中國大陸此次可說開始實現麥金德理論,透過會後的宣言,中共中央主席習近平明確表示將研究中國─中亞機制常設秘書處,並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亞五國發展戰略對接,並成立多邊合作平台,深化中國大陸與中亞間的政治互信、經貿、安全合作。此舉對於正面臨以美、日為首來自東、南邊海上壓力的中國大陸而言恰好鞏固了後方安全,也讓中央能全心應對新疆內部紛擾,不需再顧慮鄰國問題。長遠來說,中國大陸將可透過這樣的機會替代俄羅斯,利用政治、基礎建設構建一條從西北出發經中亞、中東,再到歐洲的陸路通道,並與歐洲互通有無,逐步以陸權取代二戰以來的國際海權。

抗中宣言與科技戰再啟

美中關係一去不返

此次G7峰會的會後宣言,赤裸裸的直指中國大陸企圖以實力改變現狀,並對其他國家採取「經濟脅迫」及「非市場導向政策與作為」,更以新疆、西藏、香港人權及台海和平、南海軍事行動為題指稱中國大陸為「全球安全與繁榮的最大威脅」。措辭之強硬前所未見,這也反映了美國算計之深─透過中國大陸未參與的非正式國際組織或會議向全世界表態。有鑑於此,中國大陸外交部表示,一方面由發言人華春瑩以一張青蛙坐井觀天的「G7=WORLD?」回擊,強調現實世界不會被洗腦和愚弄,同時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中大使垂秀夫就峰會涉中議題提出嚴正交涉、表達強烈不滿。

而就在五月二十一日G7峰會結束當晚,中國大陸網信辦以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公司(Micron)產品存在較嚴重網絡安全隱患為由,要求中國大陸國內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運營者停止採購美光產品,等同封殺美光科技,為中美晶片科技戰再度投下震撼彈。

一般分析均認為此舉不僅是中、美新一輪的晶片戰,中國大陸利用不到兩個月的調查時間就迅速做出封殺令,顯現其基於威權統治的基礎,能快速宣布並實施絕對禁令。也可藉此扶植中國大陸晶片製造商,更讓美國的盟友有機會進一步拿下美光的市場份額,製造經濟矛盾。而美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隨後也表示中國大陸針對美光的行動與其向來宣稱「對企業開放,並致力於透明監管框架」的說法不一致。

從種種跡象顯示,美中關係已事實走向惡化,過去雙方能做到「鬥而不破」、「點到即止」,如今不管是在經濟、政治上已經檯面相爭,只剩軍事尚未正面衝突,雖然西方各國一再宣稱台海和平是世界和平的重要節點,但台灣政府絕不能因此自陷國際衝突理論中的「戰爭邊緣(故意使危機衝突升級成接近戰爭的狀態,利用武力威脅或嚇阻迫使目標國讓步)」,否則尚未得利,必定先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