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快訊




農產品斷銷事件輪番上演 治標也要治本

今年中秋節前夕,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發出通知,指出今年以來,已多次從台灣輸入的釋迦及蓮霧檢驗出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自今年九月二十日起暫停台灣的釋迦及蓮霧輸入,中國大陸各地的海關將暫停受理台灣釋迦及蓮霧報關。

文‧安定亞

這個事件是不是讓大家馬上聯想到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國大陸用同樣的方式,稱多次發現台灣輸入的鳳梨有介殼蟲,從今年三月一日起暫停輸入台灣的鳳梨,不過這次的速度更快,剛宣布就立即暫停報關的相關措施,此舉引起台灣政壇的一陣嘩然,不分藍綠紛紛跳出來替農民抱不平。

蔡英文總統更在臉書上指出,中國大陸無預警暫停輸入台灣生產的釋迦、蓮霧,中國大陸這種做法已經違反國際貿易規範,除了嚴正譴責之外,政府會支持行政院農委會的所有因應措施,公開強調一定會努力保護台灣的農業、力挺台灣農民到底,呼籲朝野政黨團結,政府會循各種管道替台灣農民討回公道。

蟲害並不足以致病

將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仲裁

讓人記憶猶新,同樣發生在今年二月的鳳梨事件,這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還是同樣的表示,中國大陸並未提供照片、科學證據證實台灣的蓮霧、釋迦有介殼蟲,農委會也有派人到產區檢驗,並未發現有介殼蟲,不過有農民出面打臉陳吉仲的說法,稱某些農產品的確會有介殼蟲,當然不只台灣的農產品會有,兩岸許多農產品都有檢驗出有介殼蟲的情形,毒物專家指出介殼蟲雖然是附著在植物、果物上的寄生蟲,但不代表有病毒,要造成人類傳染病的可能性極低,民眾不需要過度緊張。

據農委會統計,這次中國大陸暫停輸入的蓮霧、釋迦,比例高達九七%及九五%,恐會對農民造成不小的衝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指出中國大陸選在中秋佳節片面暫停台灣的農產品輸入,除了無法接受之外,在九月三十日前若未獲得回覆,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仲裁,因為介殼蟲並不是長在果實裡面,依據國際規範可在輸入地進行燻蒸處理後即可輸入,無須暫停貿易,雙方應依據科學證據協議強化改進措施限期改善,但中國大陸卻片面暫停輸入,目前正透過協議平台請中國大陸取消這項禁令。


不依靠單一市場 技術協助農民 才是真正解決問題

面對中國大陸片面禁止輸入台灣的蓮霧、釋迦,農委會提出因應措施,將投入新台幣十億元的專案經費在內外銷上幫助農民,在內銷的部分,推動釋迦收入保險、農遊券加碼、企業採購平台等,在外銷的部分,提高外銷獎勵制度、加強外銷新品項等方法,保障農民權益。

筆者認真了解後,其實就跟鳳梨事件的處理方式差不多,政府不是透過企業認購的方式,就是透過新聞媒體,要求民眾團結購買台灣生產的農產品,尤其一定會有一則新聞,就是台灣的水果,中國大陸不要,日本搶著要,最後淪為政治口水,農民並沒有真正得到實質的幫助,當然不只是農產品,台灣應該要好好檢討長期太過依靠單一市場的問題,每每在外銷上遇到問題,就要準備多少預算?多少經費?

可能政府當莊大撒台幣習慣了,尤其近年來只要是有關兩岸產業的問題,政府就用民粹的方式鼓動、鼓吹民眾一起來搶救產業,最後都導向是政治問題,其實治標也要治本,政府應該提供技術協助農民,或在政策上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徹底解決這幾次農產品有介殼蟲或其他病蟲害的問題,先把基本的問題解決了,相信有水果天堂美稱的台灣,我們的水果全世界都搶著要,不然同樣的問題,同樣的處理方式,繼昨日的鳳梨,今日的蓮霧、釋迦,明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