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快訊




用電大戶成為台灣缺電的代罪羔羊!?

文 / 李振麟

全球供應鏈受到烏俄戰爭與疫情衝擊下,工業能源石油與天然氣成本大漲,進一步也引發通膨危機,面對這一波高能源衝擊,經濟部不斷強調,「因為考量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台電營運壓力負擔,要適時反映成本,以支持國家供電穩定」。行政院長蘇貞昌也一再重申,「因為戰爭與疫情關係,天然氣與煤炭等重要原物料高漲,發電成本增加必須調整,但會有專業審議委員會去討論,會尊重專業」。

經濟部召開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一度傳出工業大戶電價至少要漲8%,用電千度以上之豪宅也會調漲,在朝野立委紛紛出面喊話凍漲以避免影響民生物價,隨後委員會審議定案,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同時基於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住宅1,000度以下、小商店及低壓用電、高壓以上6類產業及高中以下學校都不調整,約占97%(1,272萬)用戶。

針對高壓與特高壓產業用電大戶,電價調漲為15%,高壓用電電價則是從2,6990元/度調漲為3,1039元/度,特高壓用電從2.2354元/度調整為2.5707元/度,住宅用電1,001度以上(排除使用維生輔具身障家庭),電價將調漲9%。

但考量到現今民生生活受疫情衝擊,仍待外協助,有關於百貨、餐飲、食品、農漁、電影院、健身房6類產業用戶仍然維持不變,估算影響約2.2萬戶、此電價費率調整將由7月1日開始實施。

經濟部再度強調,因為燃料成本大增,國外各電業已陸續調整,其漲福介於13%~45%間,預計今年燃料成本將較去年增加約3,000億元,台電在面臨極大財務壓力下,有必要適度調整以維持供電穩定。

電價宣布調漲,如只針對用電大戶,對於台灣許多傳統產業,可以說是面對高物價與原料短缺後的另一個新衝擊,雪上加霜。

最明顯情況就是台灣許多採以「電爐發電」為生的廠家,這些廠家可謂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包含鋼鐵製造業(H型鋼筋、螺紋鋼、鋼板等建材),銅鋁五金半成品製造業(銅板、鋁板、匯流排、銅卷、銅線、高壓電纜、變壓器、配電盤、電子電機、汽車、家電、鋁門窗、螺絲、印刷),青銅鑄件產、不鏽鋼鑄件產、生鐵鑄件產以及翻砂產業(工具機、機械零件、水龍頭、水溝蓋、裝潢建材等),再加上台灣用電量最大的半導體產業,無一倖免。

針對用電大戶的逞罰性地調高電價,唯一的理由是要彌補台電虧損,決策過程中似乎缺少了與產業界的溝通協調,然而增加的商品生產成本一定會轉移到市場,由消費者承擔,通貨膨脹將是一蹴擊發,最後國家的基礎建設都有可能被拖垮。

政府廢除核四後,如今又花費更多的國家資金,分擔運用在離岸風電、太陽能板與其它綠能產業,今日離岸風電也同樣受到物料高成本與原料短缺延遲而難解,國家電力建設藍圖時間表,面臨了嚴肅挑戰。

台灣缺電問題是烏雲蓋頂,近幾個月來,因為電力過度,變壓器與配電盤等無法承受而產生的區域性斷電燒毀問題,可愛的小動物成了電力中斷的代罪羔羊,台灣的電力是否夠用成為了惡質選戰中的選舉口號。

為彌補台電虧損而提出缺乏通盤溝通的調整方案,對於用電大戶漲價的解決方案,對於許多疫情衝擊下營運已經雪上加霜的企業,並不公平,也與政府一再鼓勵台商回台投資的政策相矛盾,不僅是增加了國家經濟衰退風險,將會影響到製造業出走不回頭,迎面而來的失業潮攀升將會成為下一個新挑戰,今日電價調漲一定要全面性考量,分階段微調,才能紓緩出現的民生生活及產業發展的雙面衝擊,尤其夏季電價即將來臨的時刻,更不應該輕易大幅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