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快訊




子不學、斷師路 教學需相長

我國的教育體制是受人詬病的,有許多讓人抱怨和急需改變的地方。但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甚至是社會教育?每個環節都是重要的關鍵。

文•謝良欣

談教育,最該被檢討的還是老師,老師是改變教育最重要的元素,得徹底翻新檢討老師這個角色,才能看見教育曙光,重新燃起社會新希望。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現今社會,老師的定位是什麼?老師的義務是什麼?老師的社會責任是什麼?其實這應該是全球被統一要求的職業標準,當然加上個人的特色與教師專業形象,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變化。

學生自我意識過高  尊師重道已被忽視
我曾極度羨慕在中國當老師的朋友,他們的社會地位很高,受到家長的高度尊重,學生們打從心底的敬畏和遵從,老師說的話就如同聖旨,而那塊土地是曾經經過文化大革命的,他們竟然能保存著「尊師重道」的精神,那是在台灣早已蕩然無存的。我是中等教育的資深老師,加上我是在職業教育領域,非一般科目教師,所以學生在職場上很快就可以立竿見影的看到專業學習成效,因此常常會有畢業生回母校探望感謝,甚至像王大陸這樣當紅的影視藝人名演員,也請我欣賞他的首映作品。
在教職上,我個人已經算是很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了。但我的生活還是經常充滿挫敗感,也會有被學生投訴的情況,例如我要求學生要有學生的形象,不能放任自己,事病假不宜過多,要強健體魄,不能懶散,要積極進取,氣溫未達28度C不能開冷氣,要有環保意識,要做社區服務,落實服務態度,每天都要打掃環境,愛好整潔,見到師長要問好,上學不遲到,作業按時完成,以上都是我每天要嘮嘮叨叨的事,但學生不想做的就上相關單位告我,面對教育單位質詢,我要寫報告解釋自己的管理與要求。面對是非不明的質詢與質疑,我是經常仰天長嘆。不禁要問這是台灣的文革嗎?

少子化讓家長寵溺  老師熱忱也被消磨殆盡
此外,面對少子化的時代,老師們卻是處於多子多孫的狀態,不論是單親家庭還是雙親家庭,家長把孩子當寶,當然我們當老師的也會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來關照。但是家長分兩類,一是送來就不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責任,另一種是溺愛且無度,要求老師比照辦理,得用家長的方式,完全沒有企圖心和戰鬥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老師只能姑且被稱為褓母。褓母當久了,教育熱忱也就跟著消磨殆盡。
台灣的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各校都缺學生,只要能呼吸的孩子都可以上大學,讀書不再是為了做大事、求學問。英國文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學問渊博,寫作使人思考精確。現代的孩子只滑手機,而滑手機使人視力下降。老師更成了招生業務員,要去推銷自己的學校、科系,要去拜託學生來上學,上課時學生要繳交手機,老師們要幫忙保管,每天老師們要幫忙保管價值不斐的手機箱。
教育的諸多弊端來自對教育的偏差觀念,教育改革的換湯不換藥,行政部門的資源分配不均,教育資源的濫用,老師的自我學習與成長不深耕,家長對孩子的升學主義偏見,學生的自我學習與動手做的能力無法提升,這些都是極待改進的問題。
洋洋灑灑寫了大篇幅文章,還是要好好要求教師對這個時代負起該有的擔當,對國家社會的使命、對世界文化的創新、擔負起生活的責任,自我情緒的控制,以及對社會大眾的愛與關懷。以及對社會大眾的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