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快訊




北約峰會vs白宮高層訪陸:美國大玩抗中與友中之兩手策略

文/陳建維

中美爭霸進入新一輪角力,繼七大工業國組織(G7)會議之後,眾所矚目、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緊接著在立陶宛展開峰會。不同於二○二二年會議聚焦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處理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相關事宜,今年的峰會結束後所發表的會後宣言矛頭直指中國大陸,對照此前白宮高層陸續訪中「表達善意」,顯見美國正大玩兩手策略,一邊表達善意、一邊聯合歐洲各國持續對抗中國大陸。

在立陶宛召開,甫結束的二○二三北約(NATO)峰會,共有包含於四月份新加入的芬蘭等三十一個成員國領導人與會,加上即將加入北約的瑞典及特別受邀的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澳洲(簡稱IP4,印太地區四國),今年的北約峰會可說盛況空前。 然而,未如去年聚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議題,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峰會召開前特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出版之「外交事務」季刊(Foreign Affairs)投書指出,俄烏之戰除了是一場悲劇的侵略外,若最後是俄羅斯獲勝,將會給世界其他專制政權,尤其是中國大陸發出「可以透過武力實現其目標」的訊號,同時中國大陸也正在觀察俄國為其侵略所付出的代價或回報。

史托騰柏格同時也指出自己於年初訪問日本和南韓時,兩國領袖都憂心是否將有「今日歐洲、明日亞洲」的衝突發生。 文中也表示北約並未將中國大陸視為敵人,但他認為北京應該更積極協助介入調停烏俄戰爭,而非持續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最後他也提到中國大陸的內政、外交政策已對北約的安全、價值觀和利益構成挑戰。北京當局已透過外交手段試圖控制北約國家的關鍵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並直指「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待這些挑戰,而不是用安全利益換取經濟利益。」

戰後最強軍事同盟 有效制約卻存內部矛盾  

成立於一九四九年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 NATO)簡稱北約,是由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等十二個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公約》由序言和十四條正式條文組成。

其中最重要,也被視為北約最強而有力的武力同盟依據是第五條:「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洲的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該視為對締約國全體的攻擊,因此締約國同意如這種武裝攻擊發生,每一個締約國行使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承認的單獨或集體自衛權,並應該單獨及聯同其他締約國採取視為必要的行動,包括使用武力,協助被攻擊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以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也就是俗稱的集體防衛條款,該條款原本是為了在冷戰時期對抗蘇聯而定,然而終至冷戰結束該條款也未被動用,直至美國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北約才動用第五條款對阿富汗用兵以打擊恐怖主義。

然而,如此堅定的北約組織,卻也始終存在內部矛盾,首先是軍費預算開支,北約各成員國一直以來除了美國直接承擔北約預算的二十二%,其他部分是以國民收入為依據承擔相應比例的費用。然而,二○一八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就在北約峰會上要求削減美國在北約的軍費開支,隔年更提出「美國花了太多錢保護歐洲盟友」的觀點,要求歐洲盟國提高開支,並在二○一九年的峰會暗示美國將會離開,直到各國增加對美軍事採購才平息美國不滿,惟以法國總統馬克宏為首,提出「北約正在腦死」的論述,更擔心美國的作法將為其日後勒索其他國際組織開啟先例。同時,亦有許多國家認為北約已經變成美國及土耳其謀取自身利益的平台。

此次烏俄戰爭爆發後,歐、美各國相繼援烏,但美國及北約始終沒有直接派兵,而是採取提供金錢、武器、物資的方式進行援助,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烏克蘭不屬北約成員國,操作不慎恐引發更進一步衝突,另一方面則因歐洲國家仍多數仰賴俄羅斯天然資源(如天然氣)進口,故若從大國外交、地理環境的角度切入,與俄羅斯接壤的歐洲國家更希望在烏俄衝突中以談判代替軍事對抗。